甜瓜原产非洲,我国栽培甜瓜历史悠久。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甜瓜栽培面积最大、总 产量最高的国家。甜瓜生产上使用的品种,绝大多数是雄花、两性花同株,其中两性花 可以结果,瓜农常将两性花称作“雌花”。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温度、光照、湿度)适宜 的情况下,甜瓜可以自然授粉结果,也可采用人工授粉、放养蜜蜂授粉以促进坐果。在温度偏低、光照不足、湿度过高等不良以及植株生长过旺等情况下,使用氯吡脲可以确保坐果。但瓜农在使用氯吡脲促进坐果时,常因使用不当导致果实品质下降。时下又到 了长江下游地区春季早熟栽培甜瓜的坐果季,现将甜瓜生产中氯吡脲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市售氯吡脲其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为 0.1%,规格 10 毫升,可溶于水。在甜瓜上,一 般每支药液兑水 1 千克~4 千克。处理时温度越高、使用浓度越低;温度越低、使用浓 度越高。一些对低温比较敏感的品种(表现为果脐凸出或其它畸形),使用浓度应低于对低温不敏感的品种。氯吡脲宜现配现用,在冷藏、避光的条件下,配制的药液可使用 2 天~3 天。笔者试验发现,在浙江省 2 月至 5 月间,即使每支药液兑水 4 千克~6 千克, 处理后的坐果率也可以达到 100%;高浓度的氯吡脲处理,在果实发育初期(处理后 10 天内),果实膨大速度确实高于低浓度处理,但在果实采收时,不同浓度处理的果实大小无明显差异。此外,过高的处理浓度,容易导致果实口感下降,表现为果肉水分降低, 甚至出现涩味。
利用氯吡脲促进甜瓜坐果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浸花,手捏住结果枝将“雌花”在药液中浸没后拿开;二是喷花,利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喷子房(幼瓜),要求均匀喷 施,一般在子房正反两侧各喷雾一次;三是涂花,用毛笔(毛刷)醮药液后均匀涂抹子 房。浸花和喷花的工效高于涂花,但容易将药液洒在叶片上(产生轻微药害)。所以, 在浸花后盛药的碗尚未移开时,轻摇结果枝,使多余的药液抖入碗中;喷花时,用手适当遮挡在“雌花”后面,尽可能减少药液波及叶片。喷花和涂花不匀,容易导致果实膨大不均匀,最终成为“歪瓜”。
氯吡脲的处理时机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处理时“雌花”的发育程度。最适宜的处理时 机是“雌花”开放当天的早上(露水干后)或傍晚,也可以在“雌花”开放前一天的傍晚。 调查发现,多数瓜农常常在“雌花”开放前 2 天甚至更早即利用氯吡脲处理,这样的处理会导致甜瓜果实膨大过程中,花瓣、萼片仍保持旺盛生长,最终果实外观品质下降。二是处理时间。利用氯吡脲处理促进坐果的时间应在早上或傍晚,高温期间不宜处理,以免产生药害。
无论是厚皮甜瓜或是薄皮甜瓜,利用氯吡脲促进坐果时,每一个结果蔓均需要同期 (2 天左右)处理多个“雌花”,处理的“雌花”其子房必须饱满、周正,不宜选择畸形或不 符合品种特性的“雌花”。经氯吡脲处理的子房,一般 2 天~3 天即可明显膨大。一般在处理 7 天左右,根据幼果的形状及发育程度,选择定瓜。定瓜的数量应根据种类、品种而有所差异,一般爬地栽培的厚皮甜瓜,每蔓最终保留 1~2 个果实,立架栽培通常每蔓保 留 1 个果实;薄皮甜瓜一般每蔓保留 2~3 个果实。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