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猕号在四川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猕 2 号在四川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涂美艳等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成都综合试验站经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21YFYZ0023、2021YFN0060);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经费;长江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中心(CJZX20210110)。
四川是全国猕猴桃野生资源重要分布区和红肉猕猴桃最大种植区,2021 年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 5×10 4 hm 2 ,产量 4. 6 ×10 5 t,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陕西,位居全国第 2 位 。 四川猕猴桃栽培品种中,“红阳”“东红”等红肉品种占比 70%,“金艳”等黄肉品种和“海沃德”“贵长”等绿肉品种占比 30%。 近年来,受溃疡病危害影响,四川红肉品种面积呈下降趋势 ,同时,受市场竞争因素影响,“海沃德”等传统绿肉品种市场价格不断下滑,生产上对抗病优质高产品种需求迫切。 为推动四川猕猴桃品种换代升级,全省各产区均在加大优新品种引进示范力度。“中猕 2 号”(原代号 S6,7 -5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种质改良团队育成,是以美味猕猴桃“米良 1 号”为母本,美味雄株“太行雄鹰” 为父本杂交培育的中熟猕猴桃新品种。2014 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018 年 11月在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举办的首届全国猕猴桃品鉴会上获得金奖。 2018 年以来,四川紫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聚合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猕猴桃新品种引种合作协议,并将“中猕 2 号”种植于广元市昭化区、成都市都江堰市等猕猴桃主产区,经过近 6 年系统观察,该品种在四川产区表现丰产、稳产、优质且抗溃疡病,具有发展潜力。
1 引种观察园情况
1. 1 都江堰市引种观察点情况
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天马镇金胜社区四川聚合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猕猴桃园区,海拔高度 676m,103°43′20. 17″E,31°1′49. 77″N,属于龙门山脉浅丘区。 土壤为黄褐土,pH 6. 7,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 1%、全氮含量 0. 25%、全磷含量 0. 11%、全钾含量 1. 75%、碱解氮含量 148. 02mg/ kg、有效磷含量60. 81mg/ kg、速效钾含量 109. 24mg/ kg。 园区建于2009 年,总面积约 7hm 2 ,“中猕 2 号”试验地块位于园区低洼区,当时栽培品种为红阳(砧木为美味猕猴桃实生苗),株行距 1. 5m ×3m。 2014 年溃疡病发生后于 2015 年春季高接换种翠香,2016 年因积水造成根腐病危害严重,死亡率较高。 2019 年冬季改土重建,并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示范“中砧 1 号”抗涝砧木进行栽培,株行距 3m ×4m,2020 年春季共嫁接“中猕 2 号”400 余株(含配套雄株 50 株),成活 351 株(含雄株 24 株),2021 年全部植株进入投产期、2022 年丰产。
1. 2 昭化区引种观察点情况
位于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石庙村四川紫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猕猴桃园区,海拔高度 727m,105°85′99. 55″E,32°1′67. 08″N,属于秦巴南麓浅丘区。 土壤为黄壤,pH 7. 5,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1. 76%、全氮含量0. 15%、全磷含量0. 08%、全钾含量2. 14%、碱解氮含量 88. 43mg/ kg、有效磷含量 39. 16mg/ kg、速效钾含量 99. 76mg/ kg。 园区于 2018 年 12 月采取宽厢双行方式改土建园(厢面宽 6m、沟宽 0. 5m,厢面上按照行距定植2 行猕猴桃植株,株距2m),砧木为美味猕猴桃实生苗,园区总面积 8. 5hm 2 ,其中避雨设施栽培面积 5. 9hm 2 (2019 年 12 月盖棚1 9hm 2 ,2020 年 12 月盖棚 4hm 2 )。 2020 年 1 月进行全园嫁接,其中“中猕 2 号”面积 0. 33hm 2 ,2021年全部植株进入投产期 2022 年丰产。
2 引种表现
2. 1 植物学性状
“中猕 2 号”在四川区试点表现为树势强、长势旺,春季萌芽率高、成枝力强。 一年生枝灰褐色,被褐色硬毛,皮孔短梭形。 叶片阔卵形,嫩叶叶尖渐尖,老叶叶尖微凹。 叶柄淡红色。 花为二歧聚伞花序,花瓣数5 ~8,萼片数5 ~6,以“中砧1 号”为砧木嫁接的生长势明显优于传统砧木。
2. 2 物候期
从近 2 年对区试点植株定点观测结果看,“中猕 2 号”的萌芽期为 2 月中下旬、展叶期 2 月下旬、伤流期 2 月初至 3 月初、初花期 4 月下旬(比“红阳”晚 20 d 左右)、盛花期 3 ~5 d、果实迅速膨大期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下旬、枝梢快速生长期 3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果实适宜采收期 10 月上中旬,果实发育期 165 d 左右。 正常落叶期 12 月上旬。
表 1 中猕 2 号在四川区试点主要物候期
2. 3 开花结果习性
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占结果枝率 76% 以上,花主要着生在果枝的第 1 ~ 9 节,多数为 2 ~ 6 节。成都市都江堰市区试点按照 15:1 配套的专用雄株,自然授粉条件下连续 2 年座果率为 95. 70% 以上,2021 年初投产,平均单株产量 14. 8kg,2022 年单株挂果数 346 个, 预计单株产量 38kg 以上 ( 产量2131kg/667m 2 左右)。 广元市昭化区区试点 2021年采用“红阳”配套雄株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座果率为 84%,平均单株产量 3. 6kg,2022 年采用商品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座果率 99%,单株挂果数 166 个,预计单株产量 16kg 以上(产量 1826kg/667m 2 左右)。
2. 4 果实品质及耐贮性
2021 年 10 月,对都江堰市区试点的“中猕 2号”“海沃德”“翠玉”等 3 个品种的适宜采收期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表 2 可以看出,“中猕 2号”平均单果重与“翠玉”“海沃德”相当,果形指数较“海沃德”“翠玉”分别提高16. 38%、23. 85%。 干物质含量较“海沃德” “翠玉” 分别提高 14. 35%、10. 77%。 软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海沃德”“翠玉”分别提高 29. 72%、14. 14%。 软熟后固酸比较“海沃德”“翠玉”分别提高 17. 93%、9. 99%。 由此可以看出,“中猕 2 号”综合品质较四川产区传统绿肉主栽品种有很大提高。
表 2 中猕 2 号在四川区试点果实品质表现
从表 2 可以看出,“中猕 2 号”常温条件下贮藏期分别较“海沃德”“翠玉”短 2 d 和 9 d,但比红肉品种采后 1 周左右的贮藏期要长的多。 2021 年 11月 22 日,对都江堰市天马镇猕猴桃冷库中贮藏的“中猕 2 号”“翠玉”“瑞玉”等 3 个品种果实软腐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从表 3 可以看出,“中猕 2号”软腐率较“瑞玉”低 8 个百分点,但比“翠玉”高4 个百分点。 这可能与当年“中猕 2 号”果实多数未套袋,而果实采收期雨水较多有关。
表 3 中猕 2 号冷库贮藏期间软腐病发生情况
3 中猕 2 号在四川的发展潜力分析
四川适宜绿肉猕猴桃种植的区域较广。 目前,四川绿肉猕猴桃主产区主要包括都江堰市、苍溪县、剑阁县、古蔺县、天全县等地,品种以“海沃德”“翠香”“徐香”“贵长”等为主,总面积约 7667hm 2 。 其中,都江堰市是四川绿肉猕猴桃最大产区和传统老产区,在海拔 800 ~ 1200m 区域还保留着约 4 ×10 3 hm 2 “海沃德”集中栽培区,是未来高抗优质高产绿肉猕猴桃品种高接换种的最大需求地。 古蔺县是四川绿肉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当地美味猕猴桃野生资源丰富,主要栽培品种为“贵长”,面积约 1300hm 2 ,近年来因品种单一、溃疡病危害加重等因素影响,对高抗优质高产绿肉猕猴桃品种需求旺盛。 因此,“中猕 2 号”未来在四川龙门山区、乌蒙山区等地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今后还需加大区试力度,为该品种在四川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4 配套栽培技术
4. 1 选址建园要求
新建园宜选择海拔高度 600 ~ 1200m,土壤 pH5. 5 ~7. 5、土层厚度≥60cm、疏松透气、排灌便利、地下水位 1m 以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 5%、容重 <1. 35g/ cm 3 ,背风向阳的区域建园。平地宜按照南北向设长方形小区,以 1. 3hm 2左右为一单元,即长 140m、宽 90m 左右。 坡地宜按照与等高线呈 30°左右夹角顺坡设置长方形小区,以 1 ~1. 3hm 2 为一单元,每单元宽度和长度根据地形地貌而定,一般宽度不宜超过 50m。 台地或浅丘区宜坡改梯后沿等高线设置行向,台地宽度应尽量>9m,行长根据地形地貌而定。
提倡聚土起垄、宽行密株方式建园。 改土前清除园内地上附着物后进行土地平整,需要调形的地块先将 0 ~20cm 表土集中堆放,平整土地后将表土均匀覆回表面,再将腐熟有机肥、粗有机质等按≥4t/667m 2 用量全部均匀撒入园区土表,并用旋耕机翻耕 20 ~30cm,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 整地后按栽植行距 4 ~4. 5m 放线,然后用挖掘机将 1/2 行距范围内 20cm 厚表层土壤集中堆放到另外 1/2 行距内,形成高 40 ~50cm、宽为 1/2 行距的瓦背形垄面。定植时苗木建议采用“中砧 1 号 + 中猕 2 号”的成品嫁接苗,株距 2 ~3m。 定植后藤蔓棚架宜采用大水平棚架结构。
4. 2 树形培养要求
宜采用“单主干双主蔓十六侧枝”树形结构,又称“1216 树形”。 即 1 个直立粗壮主干(嫁接口离地面≥20cm、愈合良好)、2 个强壮平直主蔓(长度≥1/2 株距,分叉处粗度≥2/3 干粗)、16 个优良侧枝或结果母枝(长度≥1/2 行距,基部粗度 1. 2 ~1 8cm)。 该树形结构较稳定、树冠各部位光照较一致、通风透光条件好、修剪和花果管理较方便,所生产的果品一致性高,也是最适宜在丰产期开展牵引栽培的树形结构,非常适宜精细化管理的小果园和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园区使用。
大量投产后,要维持好“1216 树形”结构,可在春季萌芽前安装伞形牵引支架,保持更新枝生长势。谢花后 20 d 左右对长势旺盛的长结果枝进行“零芽修剪”,对长势中庸的中、长结果枝保留15 ~18 片叶摘心,并在粗度≥1. 2cm 的结果母枝分枝位置 20cm处进行环割,既能提高果实产量还可减缓结果枝生长势。
4. 3 土肥水管理技术
猕猴桃定植第 1 ~3 年,行间空地大,可通过合理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控制杂草。 建议的间作模式为:全年种豆培肥(春大豆 + 夏大豆 + 秋冬胡豆或豌豆),即 3 月底播种春大豆,6 月底播种夏大豆,10 月初播种豌豆或胡豆,间作的豆类在盛花期及时刈割用于树盘或行间覆盖。 以行距 4m 为例,第 1年间套作物播幅为2m 左右,第2 年为1. 5m,第3 年为 0. 5m,第 4 年及以后可全园或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云英、毛叶苕子、稗草等。
“中猕 2 号”投产早、丰产性好,对肥水保障要求较高。 投产树建议在萌芽后至 6 月上旬前,施肥以高氮型肥料为主,每次用量 150g 左右,间隔 15 ~20 d1 次。 6 月底至 8 月中旬,施肥以均衡型肥料为主,每次用量 150g 左右,间隔 15 ~20 d1 次。 8 月底至 9 月底,施肥以高钾型肥料为主,每次用量 200g左右,间隔15 ~20 d 1 次。 每次施肥时,应适量补充钙、铁、锌、硫的中微量元素肥。
4. 4 花果管理技术
宜自然授粉为主、人工授粉为辅,栽培时搭配的雄株宜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配套雄株品种。 “中猕 2 号”坐果率高,要实行定量挂果,限产增质。 四川产区疏蕾时间以 4 月中旬为宜,疏果以 5 月中旬为宜。 一般长果枝留 4 ~ 6 个果,中果枝留3 ~4 个果,短果枝留1 ~2 个果。 采前雨水较多的区域建议采取果实套袋方式管理,套袋宜在谢花后 50d 左右进行,果袋选择黄色单层袋为宜,套袋前喷施 1 次杀虫杀菌剂。
4. 5 病虫害防控技术
4. 5. 1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按照病虫害发生特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措施,配合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4.5. 2 防控方法 因地制宜,选择抗性砧木。 科学施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 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冬季清园,剪除并销毁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或将枝条粉碎后腐熟还田。 土壤改良,地面覆盖,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树体抗性。
根据病虫生物学特性,采取安装诱捕器、糖醋液、色板、杀虫灯以及树干缠草绳等方法诱杀害虫。但色板需要在授粉前 3 ~ 5d 及时取除,防止其影响昆虫授粉。 助迁保护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赤眼蜂等害虫天敌。 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利用害虫性信息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重点做好花腐病、软腐病、炭疽病、溃疡病、蚧壳虫、苹小卷叶蛾等防治,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农药,尽量使用高效、先进的迷雾器械进行喷药。
4. 6 适时采收与贮藏技术
“中猕 2 号”在四川产区的适宜采收期应根据花期和果实采收前主要理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从2021 年监测数据看,适宜采收的参考标准为:果实生育期≥160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 5%、果实带皮硬度≥9kg/ cm 2 、果实干物质含量≥18%。 果实采收后应先在预冷库中采取 15℃8h,10℃8h,5℃8h 进行阶梯式降温,24h 后测试果心温度达到 5℃左右即可进行冷库贮藏,适宜贮藏温度为 1. 0 ±0 5℃,空气相对湿度 90% ~95%。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