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常见疾病的用药组合


对于猪呼吸道疾病有效的药物选择中,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替米考星属于主力药物,可适用于猪只大部分呼吸道相关的疾病,如猪蓝耳、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 而对于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案,单方药物的治愈率肯定低于复方药物组合;不同药物组合在一起用药,可提高抗菌强度、防止耐药;

猪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单一或混合感染引起,常伴随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需结合病因、症状及群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一、精准诊断,明确病因

1. 初步判断:

- 病毒感染(如猪流感、蓝耳病):多群发,伴随高热、流涕、精神沉郁,传播快。

- 细菌感染(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常出现脓性鼻涕、咳嗽剧烈,可能伴随败血症。

- 支原体感染(喘气病):干咳、喘气明显,体温基本正常,病程长。

- 混合感染:临床最常见,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如PCR、血清学)明确核心病原。

2. 区分群体:仔猪、育肥猪、母猪的易感病原和症状可能不同,需针对性处理。

二、针对性用药,控制感染

根据病因选择敏感药物,避免盲目用药:

1. 抗病毒治疗:

- 病毒感染(如流感、圆环病毒):可使用干扰素、黄芪多糖、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蓝耳病等需配合对症支持治疗。

2. 抗菌治疗:

- 支原体、衣原体:首选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多西环素。

- 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头孢噻呋。

- 链球菌、葡萄球菌:选青霉素类、头孢类。

- 混合感染:联合用药(如“氟苯尼考 多西环素”“泰妙菌素 阿莫西林”),按疗程使用(一般5-7天)。

3. 对症治疗:

- 止咳平喘:使用氨茶碱、麻黄碱缓解呼吸困难。

- 退热:体温超过40.5℃时,用安乃近、柴胡注射液。

- 补液:病猪食欲差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 维生素B族,防止脱水。

1、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的敏感菌: 

①替米考星: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如金葡菌、猪肺炎球菌、猪链球菌、梭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嗜血杆菌、猪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菌等;对支原体、蓝耳、增生性回肠炎敏感度高;

 ②氟苯尼考:广谱,抗菌谱包括G 、G-性菌、支原体、猪副嗜血杆菌、猪巴氏杆菌、猪大肠杆菌、猪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对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敏感度高; ③多西环素:广谱,对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支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衣原体有效;对猪巴氏杆菌、支原体、附红细胞体、沙门氏菌敏感度高; 

2、替米考星 氟苯尼考: ①替米考星抗菌谱较窄,氟苯尼考抗菌谱广; 

②替米考星对猪支原体抗菌强度高于氟苯尼考,且对蓝耳有效; 

③氟苯尼考对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G-性菌的效果高于替米考星;

 ④氟苯尼考的吸收率高于替米考星,见效快,两者合用时,氟苯尼考可更快的杀灭常见菌,并利于替米考星到达病灶发挥效果; 

⑤两者合用更适合保育或育肥前期:猪支原体、蓝耳所致的原发性呼吸道感染; 

2、多西环素 氟苯尼考: ①两者抗菌谱均较广,但多西环素对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密螺旋体的效果优于氟苯尼考;

 ②两者合用更适合育肥中后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疫等呼吸道疾病或继发感染,使用氟苯尼考 多西环素效果更好;

三、群体防控,减少扩散

1. 隔离病猪:将发病猪单独饲养,避免交叉感染,重症猪淘汰处理。

2. 全群预防:对同群未发病猪,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如替米考星、恩诺沙星)进行预防性投药,连续3-5天。

3. 环境消毒:用过硫酸氢钾、戊二醛等消毒剂,每日对猪舍、用具、粪便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病原残留。

四、加强饲养管理,辅助恢复

1. 改善环境:

- 保证通风良好,降低氨气、粉尘浓度(粉尘易刺激呼吸道)。

- 控制温湿度:仔猪保温箱温度保持28-32℃,育肥猪舍避免温差过大(尤其冬季)。

2. 营养支持:

- 提供清洁饮水,可添加电解多维、红糖、氨基酸等,提升机体抵抗力。

- 病猪食欲差时,饲喂易消化的青绿饲料或湿拌料,保证能量摄入。

3. 减少应激:暂停转群、并群,保持猪舍安静,避免应激加重病情。

五、后续防控,降低复发

1. 疫苗免疫:根据本场流行病原,提前接种疫苗(如支原体疫苗、猪瘟疫苗、胸膜肺炎疫苗等),减少易感群体。

2. 定期监测:观察猪群采食、呼吸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3. 净化病原:对反复发病的群体,评估是否存在隐性感染(如支原体带毒),必要时通过全群用药、淘汰重症猪等方式净化。

注意事项

-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物,防止耐药性;联合用药需注意配伍禁忌(如青霉素与氟苯尼考不可同用)。

- 母猪发病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安全药物(如头孢类)。

综合治疗的核心是“早发现、早诊断、精准用药 环境改善”,同时结合预防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版权归原作所有,向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